新聞與日期

霧霾治理仍待攻堅克難 四大專題展開專項研究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參加全國人大陜西代表團討論時,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環境所所長周衛健向總理建議,應集中多學科科學家攻克“中國北方霧霾的成因及應對”。李克強當即表示,如果有科研團隊能夠把霧霾形成機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應對良策,“誰攻克,重獎誰”!
 
  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時曾明確指出,國家為此將設立專項基金,不惜重金組織最優秀的相關科學家攻關,抓緊把霧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來,使我們治理霧霾更加有效。
 
  如今,該專項被命名為《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攻關項目》),主要研究內容與預期成果已于日前在環保部公示。環保部公示提出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主要研究內容與預期成果,推薦了各專題、各課題主要承擔單位和研究人員。
 
  《攻關項目》共有四大專題28個子課題。
 
  專題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的成因和來源
 
  1、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綜合立體觀測網;
 
  2、天地空一體化大氣環境跨學科綜合觀測實驗;
 
  3、秋冬季大氣重污染的化學過程機理研究;
 
  4、秋冬季大氣重污染的物理過程機理研究;
 
  5、多技術融合的綜合精細化來源解析技術研究;
 
  6、重污染形成的耦合機制與動態解析技術;
 
  7、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來源解析研究。
 
  專題二:排放現狀評估和強化管控技術
 
  1、區域動態高時空分辨率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
 
  2、冶金領域大氣污染治理及調整政策研究;
 
  3、建材領域大氣污染治理及調控政策研究;
 
  4、VOCs重點行業排放特征及減排監管技術體系研究;
 
  5、“散亂污”企業動態監管技術及應用研究;
 
  6、區域內煤炭使用強度降低和清潔利用政策工具研究;
 
  7、柴油機排放及強化管控措施;
 
  8、農業排放狀況及強化治理方案;
 
  9、“2+26”城市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研究。
 
  專題三:大氣污染防治綜合科學決策支撐
 
  1、區域空氣質量調控技術與決策支持平臺;
 
  2、區域大氣承載力與空氣質量改善路線圖;
 
  3、重污染天氣聯合應對技術平臺;
 
  4、“2+26”城市綜合解決方案研究;
 
  5、基于環境監測和比較風險評估環境管理支撐技術研究;
 
  6、數據管理平臺與質量控制;
 
  7、攻關項目成果集成與應用示范。
 
  專題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對人群的健康影響研究
 
  1、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對普通人群、特定人群的急性健康影響研究;
 
  2、重污染天氣對慢阻肺和哮喘等疾病患者的健康影響研究;
 
  3、重污染天氣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影響研究;
 
  4、大氣污染導致肺癌等主要癌癥的歸因風險與疾病負擔研究;
 
  5、重污染天氣下人群健康防護與干預研究。
 

< a href=' '>在線客服系統
波多野结衣绝顶视频_高清久久无码视频一区_三级黄色毛片在线上吗_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